内外合用青黛治诸疾急性胆囊炎阑尾炎

『最受欢迎的中医

最具人气的中医』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期

作者: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编辑/赵馨⊙校对/段瑞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岐黄民间传承(: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急性胆囊炎

方法

(1)青黛30克,大黄粉10克。温水调敷墨菲氏征压痛点,纱布固定,早晚各1次;

(2)青黛15克,大黄10克,郁金10克,茵陈15克,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

病案举例

杨某某,女,46岁。年1月2日初诊。以“恶寒,发热(体温39.0摄氏度),右胁肋疼痛3天”在当地卫生院诊治,通过B超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给予抗炎、解痉、止痛(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无恶寒发热,胁肋疼痛未缓解。诊见:右胁肋阵发性胀痛,墨菲氏征阳性,纳差,口干,口苦,乏力,小便黄,大便结,苔黄,脉滑数。西医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胆湿热。治法:(1)青黛30克,大黄粉10克,温水调敷墨菲氏征压痛点,早晚各1次;(2)青黛15克,大黄8克,郁金15克,延胡索15克,白芍20克,龙胆草1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治疗1天后,疼痛缓解,4天后,诸症悉除,巩固治疗1周后痊愈。

按:急性胆囊炎归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多由肝胆湿热或肝气郁结化热阻滞胆络而致,青黛善清肝胆郁火,大黄善攻下泻热,郁金行气利胆止痛,诸药同用共奏良效。

阑尾炎

方法

(1)青黛50克,大黄粉20克,芒硝10克。醋调外敷麦氏点,日1次;

(2)青黛10克,大黄粉10~15克,芒硝10克,丹皮15克,冬瓜仁10克,桃仁10克。水煎服,日1剂。

病案举例

曾某某,男,28岁。年2月15日初诊。患者阑尾炎病史5年,1天前因暴食油腻食物后出现转移性阵发性右下腹疼痛。诊见:畏寒,发热,恶心,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口干,大便2日未解,麦氏点压痛,苔薄黄腻,脉弦数。体温:38.6摄氏度。西医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肠痈,辨证:肠道积热。治法:(1)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如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2)青黛50克,大黄粉20克,芒硝10克。醋调敷麦氏点,日1次;(3)青黛10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丹皮15克,冬瓜仁10克,桃仁10克。水煎服,日1剂。3天后,诸症减轻,体温正常,停止治法(1),续用治法(2)、(3),1周后,诸症悉除,巩固治疗1周后痊愈。嘱注意调护,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阑尾炎属于中医“肠痈”范畴,多由胆道湿热所致,运用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大黄、芒硝泄热通便,疗效佳。慢性阑尾炎内外结合坚持治疗2~3周,可使感染肿胀的阑尾逐渐愈合后不易复发。临证时汤剂应根据疗程、体质酌情加减,以防攻伐太过。

口腔溃疡

方法

青黛、贝母粉、枯矾,按10:6:1的比例调匀备用。每次3~5克,外敷溃疡部位,日4~5次,同时用青黛10克开水吞服,每日3~4次。疗程1~3周。

病案举例

罗某,男,35岁。年5月6日初诊。平素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平时吃鱼虾及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阿莫西林等)后易致全身起药疹,口腔黏膜溃疡,每每停止过敏源后都要2~4周口腔黏膜溃烂才愈合。近日因食火锅致口腔黏膜溃烂3天,自行购买草珊瑚含片、维生素B2片、地塞米松片等治疗后未见好转。诊见:口腔内多处凹陷性溃烂。诊断:口腔溃疡。用上述方法治疗1周后,溃疡愈合。嘱常备此药,发病就用,半年后未再引起溃疡,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口腔溃疡多由脾胃积热或脾胃湿热而致。本例患者平素脾胃积热重,若饮食不慎加重积热,口腔溃疡易发,用青黛清肺胃之热,配贝母加强清肺胃之热并起收敛消肿之功,枯矾善治口疮,三者合用共奏良效。

除前所述疾病外,青黛还可用于治疗淋巴结炎、腮腺炎、扁桃体炎、乳腺炎等诸多疾病。因其味咸性苦,凡虚证、寒证应慎用或忌用。

I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年第期。I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投稿信箱: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angoualibaba.com/lwyzz/980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