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寒性体质的辨证
原始点疗法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寒性体质,身体出现的症状比如怕热、发热、口渴、舌红、便秘、烦躁、面目红赤、口干舌燥、尿色赤黄、眼眼干涩、喜喝冷饮等,还有体质上所谓的阴虚、阳虚,上热下寒、外热里寒,或者寒热交杂等等,从表面看统统是热症的现象,可这些热都是一些假象,均属于筋伤而产生的现象和感觉,其原因还是属于体寒而导致的现象。张医师无数次的强调“临床上所有的热症,都属于他处筋伤所致,全是假热,因此,除了中性,人的体质只有寒多寒少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有热性体质。”所以,这些临床上的热症,统统属于真寒假热,本质上还是寒性体质。
清朝的名中医郑钦安对寒性体质给出了精辟的辩证方法,在《医法圆通》里讲到“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滑,白,满口精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身重畏寒,目冥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证,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种子(先天阳气)上治,百发百中。”
从上面的语句可以看出寒性体质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力降低或精力不够,体现在人的精力不够,如目冥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这恰恰是现代人的一个普遍特征,我们常常用亚健康来表达,当一个患者表现出亚健康的状态时,那么即使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上火症状如疼痛、酸、麻、口干、口苦、口臭、红肿、发烧、头痛、牙疼、喉咙痛,便秘、目赤、谵语、烦躁等证,都可以用热药(如生姜、干姜)来治疗。
如果这么解释的话,许多人还是会有疑惑,为什么出现上火症状如发热还能用热药呢?那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些上火症状的机理。
为什么我们身体会发烧、红肿等上火症状呢,人体是一个高度严密的、信息化的机体。身体发烧发热说明我们身体需要通过发烧红肿(提高温度)来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人体高度进化的体温调节中枢,为了自我保护,将自己的皮肤散热孔关闭,体温不能外泄而引起的发热,就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人体也会因发热而增加代谢率,把毒物排出体外。但由于机体的功能有限(阳气不足或热能不足),通过发烧(提高温度)还达不到完全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那中医根据这个道理,顺应机体的需求,再加把火(如喝姜汤),这样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说中医的正确治疗是主动开门逐邪,调动自身力量破寒除疾。而西医却使用消炎药抗生素治疗疾病,认为人体发烧红肿(提高温度)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请问,人体会发出错误的指令吗?故西医是要关门留寇,压制和破坏自我修复能力以营造和平假象,由于寒邪未排出体,这样会造成人体免疫能力越来越差。
在第章曾提到了一些人们对生姜的认识误区,通过上述的解释,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现在仅解释晚上为什么可以吃生姜?
为什么晚上可以吃姜呢?传统中医认为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午后属阴,阳气就要收敛起来,如果摄入过多的温性食物会影响睡眠。但是这是对于正常人来说的,从前文可以知道,现代人几乎都是寒性体质,所以吃温热食物没必要区分早上还是晚上,特别是重症患者。况且一天之中夜晚最寒,哪有白天补充内热源,夜晚不能补充内热源的荒谬理论!
2.3服用生姜后的表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辛热之物进腹,必然要融化阴寒凝聚之物,中医也讲“药不眩瞑,厥疾不疗”,火神派的中医积累了许多服用辛热药物后出现的各种异常反应。服用辛热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突然烦躁、暂时昏阙、发热、流鼻血、鼻涕、口泡、咽干、咽痛、目赤、咳嗽痰多、面目浮肿、皮肤瘙痒发斑、腹痛、腹泻日行数次至十数次、小便灼热、困倦、不食、呕吐、肌肉关节疼痛、经色异常,有些旧疾(如胆囊炎、阑尾炎、痔疮等)复发一次,高血压血压会暂时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也会暂时升高等等。凡是种种“上火”现象,均是由于服用了生姜后,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寒邪),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用郑钦安的话讲就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那么我们从原始点理论可以知道,出现这些种种真寒假热的现象可能会存在筋伤,所以通过原始点按推,可以尽量的减少这些反应,但即使如此,这些服药后的反应还是可能存在的,作为一名原始点技师,我们事先应该耐心解释并告诉患者喝姜汤后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这样即使患者出现了上述反应,会很心安而不会恐惧致使放弃治疗。
这里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身体假设是个发臭的水沟,你用土将它填了,当然马上不臭了,但它还在那里,而且一有风吹下雨还发臭而且更臭了,以前的用清热药物或是西药治疗就好比用土给它填了。现在我用生姜治疗是让它发出来,是彻底治本的方法。这就好比我们要把臭水沟给它彻底治理,那么就必须把水沟中的淤泥杂物把它清理出来,在清理的过程中暂时是会变得更臭更脏,但这仅是暂时的,不一会儿一切就彻底清理了。
第3章西医对生姜的认识3.西医对寒性体质的认识
西方医学并没有中医的寒热概念,但是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提出了体温不足是百病之源的观点,体温不足类似于寒性体质的概念,且用体温不足代替寒性体质的说法令大众更通俗易懂。下面是关于石原结实的著作《病从寒中来》的节选:
50年前,孩子们的平均体温都在37℃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度~36.8度之间。近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吸尘器和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普及,人们的体力劳动明显不足,身体得不到充分活动;此外,我们为了预防高血压,开始大量减少盐分的摄入,可以说到了一个极端地步;不仅如此,懂得了更多健康知识的我们,为了预防脑血栓(脑梗塞、心肌梗塞)而补充过量的水分;电器化的高度发达,造成了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人们都已习惯大开冷气;快节奏似乎将洗澡也简略化了,人们不再在浴缸里泡澡,改成了淋浴……这一切的一切都无形中带来了一个结果——体温的降低。
于是,在这50年中,我们的体温降低了近度。据研究表明,体温降低度,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度,免疫力会增强5~6倍。可以说体温的降低,防碍了体内脂肪糖、尿酸等废弃物的燃烧及排泄,引起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尿酸血(痛风)等疾病,造成血管收缩,进而成为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原因。体温下降,免疫力降低,为自身免疫疾病、哮喘还有特异反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埋下了隐患。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35.5℃时,癌细胞大肆繁殖;温度在39.6℃时,癌细胞大量消失。体温上升到比正常体温高℃时,免疫力就会增强5-6倍!
大量实例证明:体温升高,癌症、抑郁、心脏病症状都得到明显减轻,瘦身成功率显著提高!文中也提出,姜茶(包括肉桂姜茶、红茶姜茶)、肌肉锻炼、愉悦欢喜的心情、节食、泡澡等是提高体温的有效办法。
原始点疗法认为,现代人的体质几乎都是寒性体质,所以生姜作为一种内热源能广泛应用在各种疾病中,特别是慢性病,西方医学也对生姜的临床疾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也验证了原始点理论的正确性,生姜的强大治疗效果已有实际数据支持。
因为关于生姜的临床研究繁多,这里我们就依据中国疾病死亡率排行榜重点介绍一下生姜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性疾病的药理作用。
3.2生姜对癌症的治疗作用
3.2.大肠癌
有研究指出姜可能有助于预防大肠癌。根据国家癌症研究院所资助的一项研究显示,姜的补充品被发现能够减少大肠炎症的发生。西根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研究助理教授与她的研究团队随机分配30名自愿者每天服用2公克生姜补充品或安慰剂,持续28天,接着测量大肠炎症的标准含量。结果显示,服用姜的人炎症指标明显减少许多。这是极其重要的发现,因为这些炎症指标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被指出是大肠癌的前导物质。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生姜的提取物在感染了人类结肠癌细胞的小白鼠身上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在植入癌细胞5天之后,5只接受生姜治疗的小白鼠体内的癌细胞明显受到了抑制,只有4只小白鼠体内发现了肿瘤,而未接受生姜治疗的小白鼠中,有3只发现了肿瘤。
其它研究姜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者发现姜含有称作Zingibain的酵素,具有非常有效的抗炎作用,这种能够减少炎症的作用可能是姜能够帮助预防大肠癌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一些研究中姜能够帮助减少疼痛的炎症。
3.2.2皮肤癌
美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生姜防治皮肤癌有积极的作用。美国科学家把生姜汁涂在老鼠身上,然后把老鼠置于一种致癌化学物质的影响下,事后对老鼠体内的酶进行检测发现,涂有生姜汁的老鼠体内癌变的倾向不大或根本没有,而其它老鼠则受极大影响。科学家迄今未能断定生姜中何种成分起了决定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生姜具有显着的防治皮肤癌作用。
3.2.3卵巢癌
姜可以杀死卵巢癌细胞。密歇根大学综合肿瘤中心妇产科助理教授丽贝卡·刘和她的同事将姜溶解于溶液中,然后再将溶液滴到卵巢癌细胞上。它可以以两种方式杀死卵巢癌细胞,一是通过自毁的方式,一是通过自我吞噬作用,使细胞自己消化自己。刘在一项声明中说:“绝大多数卵巢癌症患者会逐渐患上复发性疾病,这将最终使他们对标准的化学疗法产生抵抗性。如果在自毁过程外姜还可以导致自我吞噬细胞死亡,它将可以防止其对常规化学疗法产生抵抗力。”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在每年名被诊断患有卵巢癌的妇女中将会有人死于该疾病。姜可以控制炎症,而炎症会导致卵巢癌细胞的产生。协助该项研究的詹尼弗·罗德说:“在多种卵巢癌细胞系中,受姜影响的细胞与使用典型的使用基铂化学疗法相比,细胞死亡的速率与其相似或更为快速。”(摘自《中国健康网》)
3.2.4胃癌
医院针对胃癌高低发区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及饮食习惯调查研究发现,生姜在肿瘤防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因为,胃癌低发区健康居民吃生姜数量比高发区居民高倍。中医院肿瘤科主任陈涌指出,从姜的药理以及临床方面分析,姜的确对降低胃癌发生率有一定作用。但姜与大蒜不同,大蒜本身含抑制肿瘤和杀死癌细胞的物质,而现代医学还没有确切研究出,姜含有哪些物质能抑制癌细胞,其对癌症的预防机理主要是从增加食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来进行。(摘自《凤凰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涌健通过3H一TdR渗入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干姜药物浓度对肺癌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干姜浓度的加大,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当药物浓度为20mg/ml时,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仅为50%,当药物浓度增加至40mg/ml时,抑制率升至95%,说明高浓度的干姜浓度对胃癌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摘自李涌健硕士研究生论文《姜类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实验研究》
3.2.5肺癌
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涌健等通过3H一TdR渗入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干姜药物浓度对肺癌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肺癌细胞抑制作用随着干姜药物浓度的加大而逐渐增强,当药物浓度为20mg/ml时,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仅为50%,当药物浓度增加至40mg/ml时,抑制率升至90%,这提示高浓度的干姜浓度对肺癌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样的,张霖等经研究证实生姜醇提取物能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的增加而抑制率增加。生姜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人肺腺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发现A细胞中CytC的表达随生姜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表明生姜醇提取物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继而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有关。(摘自李涌健硕士研究生论文《姜类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实验研究》)
3.2.6子宫颈癌
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发现,生姜具有抗癌作用,在子宫颈癌细胞样品的观察实验中,生姜提取物能够显着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效率竟达96%以上。(摘自《中药网》)
3.2.7淋巴癌
现代研究表明姜的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启动子活性“姜中的挥发性成分其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增殖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研究发现,6一姜酚和6一非洲豆范醉对人脊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生存和D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增殖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通过促细胞分裂剂刀豆球蛋白a作用诱导的增殖作用,干姜提取物具有抑制作用。
哈楠等经研究发现生姜中的6一姜酚一可明显抑制Datlon.S淋巴腹水瘤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生长,显着抑制中国人田鼠卵巢细胞和Vero细胞生长,明显抑制DNA对胸腺嘧踮核苷酸的摄取生姜醇能抑制2一0一十四酰佛波醇一3一乙酸酯(TPA)所致的小鼠肿瘤,与辣椒素协同对小鼠癌症有化学抑制作川。在模拟胃液条件下,生姜对亚硝胺的合成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可防止亚硝胺致癌。
(摘自李涌健硕士研究生论文《姜类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实验研究》)
3.2.8乳腺癌
研究人员在乳腺癌细胞试验中发现,生姜的提取物,具有非常珍贵的抗癌特质。生姜提取物对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力,能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同时不影响健康细胞的生长。更特别的是,生姜会积极调节大量的分子抗癌机制,包括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上调凋亡基因Bax,同比下降无数癌症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调节增加抗癌蛋白质的表达,抑制癌症相关酶的表达。虽然研究人员还无法解释这些分子的影响,但生姜对于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是惊人的。如果进一步研究的话,生姜将被全面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它可以彻底改变整个癌症的药物领域。因为生姜提取物可以很轻松的大批生产,还很可能很少有或根本没有副作用。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生姜对于对抗乳腺癌有好的疗效。(摘自《永川日报》)
3.2.9前列腺癌
美国Goergia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生姜全株提取物可以抑制和杀灭前列腺癌细胞。动物研究显示,生姜提取物使前列腺癌体积缩小60%,但是对健康细胞没有任何副作用。尽管也有报道发现生姜提取物对癌症细胞有抑制作用,但是全株提取物含有的抑癌成分的数量和种类更全面。研究人员认为,成人每天摄入00g生姜全株提取物对身体有益。
原始点技术交流中心
请扫描或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angoualibaba.com/lwyjs/97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