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郎中的急诊故事

从没想用中医去拯救什么。都说医者是伟大的,但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也许已经说不清楚。写这篇文章,不为宣传中医,更不想吹捧中医。但这一次的经历,又不得不让人惊叹。惊叹于中医的神奇,惊叹于中医的缘分。

每次患者感激我的时候,其实我更感激患者。治好一个病不难,敢让中医给自己治病,才是真难。

越来越喜欢一句话,如果说中医治好了某个人,那也许并不是中医很强大,而是患者福缘很深厚。

于医者,怀仁以医,慈悲普济,则神明自佑;

于患者,持诚以求,用则不疑,则福缘自来。

曾有一个朋友如是说:中医就像一个神,信,它就灵。不敢说全对,但很多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有道理。

事件经历

年11月12日,晚上。我接到同学的电话。说是他嫂子患急性阑尾炎,医院。医院要求手术。问问我的建议。然后发了化验单给我看。看到化验单,白细胞并不高,B超诊断也比较模糊。从经验来判断,应该不是很严重。但是病人一直高烧。最高达40度。医院里面输液。阑尾炎做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了。但很多阑尾炎其实也还是可以保守治疗的。像这种,完全就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于是我提了我的建议,建议保守治疗。医院却一直敦促进行手术治疗。在医院住了一个晚上,烧退了一些。一夜无险。

年11月13日,早上。患者再次发烧,体温40度。同学说想听从我的建议,转院治疗。结果院方认为,医院有能力处理,不需要转院,也医院。如此一来,那只能自行转院。这样的话,就诊流程就更加繁琐了。

作为中医,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做这种事。明明知道中医有办法,但只能装作不知道。在这样的医患关系下,明哲保身,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作为医生,我也深知,如果转诊,即使能顺利安排手术,在医院没有熟人的情况下,患者面临的是什么局面。

也许是因为对同学的了解,又也许是一种自信,或者说是医者仁慈之心的力量。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我建议同学考虑中医治疗。用中医退烧,如果退烧以后,效果可以,就可以免除手术之苦。鉴于彼此的了解,同学听从了我的建议。鉴于当时的病情,我给自己的时间是一剂药,2个小时以内见效。

一个简单的诊疗流程就这样制定出来了。由我根据病情,先给一个中医处方,立刻煎药服用,若2个小时内无效,再考虑转诊。若有效果,则由同学开医院面诊。再视情况而定。于是我开了中药以后,服药半小时得汗出,一小时后服第二次药,又得汗出,烧开始退至39.而且病人也逐渐觉得好受一些了。于是同学决定继续中医治疗。

年11月13日,下午六点。同医院。经过面诊,又开了一个处方,同时做了一次针灸。针灸后得汗出。并嘱咐晚上再服药2次,若能拉肚子,则基本无碍。

晚上10点左右,病人反馈,有拉一次。烧退至37.5度左右。病情基本稳定。

年11月14日。早上反馈,病人夜间腹泻3次。烧退,腹痛止。嘱咐服药一次以观察。

至此病情当基本稳定。后续适当调理则可无碍。

事件感言

一直以来,中医留下的印象都是慢郎中。甚至有一些中医,自己都认为中医只能治一些亚健康,调理还行,治病就显得有点玩笑了。但是中医真的慢吗?从这个事件来看,好像中医比西医要快上很多。小做一个比较如下。西医输液一天,体温一直不降低,第二天反而越来越高。中药服用后1小时就开始退烧。1天左右基本完全退烧。似乎中医快一些。

从整个病来看,就算手术,西医大概需要3个小时完成手术,术后康复需要7天。而且还要顺利,康复以后,调理还需要多久的时间?也许半年一年也恢复不了。至于费用就不要比较了。一个是至少花费上万块,一个是只需要一百块不到。这已经不是钱的概念了。毕竟治病不是为了省钱,有效才是王道。但中医的效果似乎也没差到哪里。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中医慢,而是人们习惯于接受而已。当你在心里认可一种医学模式以后,觉得非那样不可的时候,也许就是要了命,你都不会怀疑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对于很多人而言,可以坐在哪里一直打几个小时的吊针而不觉得麻烦,可以每天吃着药而不觉得压抑,但如果你让他花一个小时熬下中药,那就是无法忍受的事了。觉得比任何事都要艰难。如果药再苦一些,或许对中医就更加反感了。

我一直都赞同西医,这里我一点都没有鄙视或者否定西医的意思。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医学模式。但在如何选择中医还是西医的时候,或许我们的思维才是最大的障碍。

选择一种什么医学方式来干预我们的健康,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话题。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几乎不会以最适合的医学手段和理由,或者更合理的医学判断来作为选择哪种医疗方式的依据。

大多数人否定中医的理由往往是中医太慢,中医治不了病,中药太苦,煎药太麻烦。对于以这些依据而不看中医的人,就算中医再好,似乎也无缘消受。这已经说不清楚,到底是中医的悲哀,还是病人的悲哀了。也许都有吧。

作为中医,真的很想说一句话。如果你不用中医,你直接说你不接受中医,不相信中医,不愿意用中医吧。请不要再用中医慢,中医治不了病,煎药麻烦,中药太苦来埋汰它了。直接说不选,不信,不用,多好!

中医本来不慢,中医也本不麻烦。中药也不一定是苦的。只是说的人多了,它也就这样了……

医案总结

内容供专业中医参考,请勿照搬。

患者女,42岁。三天前因进食石榴等生冷食物,且受凉后腹痛。伴随发烧,最高体温41度。医院诊治,经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拟行手术治疗。为求保守治疗求诊。

一诊:

未曾面诊。仅得以上基本资料。医院检查白细胞不高。B超提示急性阑尾炎。

辩证依据:

患者有明显受凉及伤食病史,明显发热。结合季节气候寒热变化。辩证为:外感风寒,食积腑热。

治则治法:解表通里清热止痛

方剂:桂枝加大黄汤加减

处方:

桂枝15克白芍30克生姜5片

大枣7个炙甘草15克大黄15克

牡丹皮30克当归15克二剂

服药医嘱:

上药同煎30分钟,温服一碗,服药后喝少许热粥,盖被发汗。第一次服药后,隔一个小时后再服一碗,无需再次喝粥。以汗出烧退为度。

二诊:

一诊反馈,服药两次后,体温下降至39度。得汗出。未大便。于一诊后4小时左右面诊。

刻诊:患者体型壮实,急性面容,面色正常,语音流利。自觉腹部隐痛,右下腹为甚,自觉腹部胀气,身热,恶寒。查体体温38.5度,腹软,右下腹轻微压痛,明显反跳痛,腹胀满。舌淡红苔白微腻,右脉浮滑,左脉沉弦滑。

辩证:表寒腑热,气滞食积

治则:解表清热止痛,行气通腑泻浊

方剂:桂枝加大黄汤合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加减

处方:

桂枝15克白芍30克大枣7个

炙甘草30克生姜5片大黄15克

法半夏15克厚朴15克党参15克

枳实15克牡丹皮30克桃仁9克二剂

服药医嘱:

上药同煎45分钟,温服一碗。服药一个小时后,再服一碗。若得下利,止后服。以病情反馈后再论。

针灸治疗:

面诊后,以当即以针灸治疗一次。

针灸取穴:

合谷,太冲,曲池。

手法:太冲曲池用泻法,不留针;合谷用补法,留针5分钟。针后患者得汗出而清爽。

后记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医逐渐淡出急诊领域,似乎成为定局。这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医疗体制格局下的必然,其中更关键的是中医临床水平的倒退。

但中医临床水平,到底是从临床提升上来的。如果作为中医,我们仅仅满足于调理,那么也许我们永远会失去治病的能力。或许,有些疾病,使用中医的概率很小,但不代表可以不会。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很简单,甚至百度下,似乎就是一个中医高手了。而中医其实真的很难。它不仅需要胆识,需要学识,更需要医者的仁慈。每一次治疗,其实都是一次考验,考验医生的水平,考验患者的信任,任何一个环节,都决定着成败。

所谓如临深渊,如握虎符,这种钢丝般的体验,不仅仅是来自于对中医的信心与医者的胆略,更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与慈悲。

心怀苍生,神必佑之。纵有风险,吾亦往矣!

是以为记。

传播健康理念

分享中医知识

开启智慧生活

长按下图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郑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angoualibaba.com/lwyjs/977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