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真是好啊!”刘堂书很感慨
“当然,最难的是触碰了现有的利益链,要把以药养医链条里层层加价的环节甩掉不容易但难也要做,现在浙江、福建都开始试行了”说到这,他话锋一转,“前不久,有个院长悄悄对我说,本来他也有担忧,但现在看,来的群众多了,门诊量增加,收入反倒比以前高了!”朱奕龙笑着说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黄峻委员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最终落脚点全市投资4亿多元,对223所公立乡镇卫生院和2396所村卫生站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公立卫生院
原来,宁夏借助了现有的邮政网络,对区、市、县、乡、村医疗机构统一配送,大大降阑尾炎症状图片低了中间环节的加价和仓储、运输成本“‘全覆盖’是邮政最大的优势,包括最偏远的村卫生室也能保证及时和质量安全”朱奕龙不久前走访过一些村级卫生所,那里都配备了传真机和电脑网络目前已经实现了点对点直配,省一级3小时送达,县以下不超过24小时
首先,看病花费的绝对数在增长2009年,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与2000年的58%相比,下降幅度很大但是在1192元的人均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付的绝对数仍在上升其次,我国居民总体收入不高,看病费用的占比因此显得很大第三,全世界的医疗费用都在增长科技的介入,让诊断更明确、治疗手段更多,但也带来了费用上涨
“原来说‘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哪晓得现在这么轻松!”32岁的贾霞是石板滩镇回龙社阑尾炎手术费用区1组居民,上周突发阑尾炎,预交了500元就上了手术台,这次住院总共花了1230元钱而几年前,她母亲因为阑尾炎花了3000多元院长曾祥芸说:“贾霞用的大多数是国家基本药物,她又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是90%,自己当然花不了多少钱”
才花158元
“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老百姓还是感觉看病贵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黄峻分析说
据村委会主任杨盛川介绍,社水村97%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农合每人每年只要交30元参保金,在乡卫生院住院的可报销医药费80%,在县里住院可报60%,在市里住院则报40%
回到县里后,老蔡拿着单子到新农合经办部门,报销了1万多元
3月4日上午,记者到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公立卫生院采访时,遇见正在办出院结账手续的贾霞她拿着单据,一脸惊喜:“做阑尾炎孕妇慢性阑尾炎症状手术,才花158元!”
刘堂书,广西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社水村村民说起看病,去年最让刘堂书印象深刻的事情,莫过于邻居老蔡住院的大花销当时,老蔡患了急性肠胃炎,紧急送到市里的抢救,前后花了近3万元,总算抢救过来了
本报记者 李红梅
什么是幸福?黄峻觉得,百姓能看得起病,认为看病是一件有保障的事情,才能谈得上幸福“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少修几个广场,少建几栋大楼,用省下的钱给百姓看病,改善其生活质量,这才是民生大事”黄峻委员是江苏南京医科大学的教授,百姓的看病大事是他工作的重心
政府多出点,百姓少花点
阑尾炎手术
全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委员
本报记者 王汉超
“邮政网络承担药品统一配送,药价下来了,药吃得起了、病看得起了,实阑尾炎吃什么消炎药惠的是老百姓”全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委员两年来在调研中发现,宁夏通过巧用邮政网络,走出了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招妙棋
2008年,成都市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市属高校大学生医保合并,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级统筹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目前,全市集中配送药品率达100%2010年成都又对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加价”
本报记者梁小琴
虽说看病花销比以往少了,但刘堂书还是希望新农合报销的起付线能再低点,“平时看病没多少钱,攒一年也不一定够上数”另外,虽然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的标准最高,但是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一般只接收慢性病病人刘堂书希望今年卫生院的条件能更好些,农民看病更方便些
在贫瘠阑尾炎手术后不能吃的山村里,患白血病的儿童躺在床上,用无助的眼神望着他……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孩子的目光始终留在黄峻委员的脑海里
令他欣慰的是,去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覆盖大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人人看病有保障的目标尤其是新农合,覆盖面达到95%以上,让农民也能看得起病
成都石板滩镇居民贾霞
贾霞说,她很少到镇公立卫生院看病,回龙社区卫生站离她家只有200米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卫生服务
巧用邮政网,送药到村头
广西资源县社水村村民刘堂书
报销起付线,希望再低些
黄峻提出,增加卫生投入,让政府多出点,百姓少花点“没有什么事情能像医疗和教育一样牵动民心”黄峻建议,设立幸福感的具体指标,各地应把医疗卫生这个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实现可男性慢性阑尾炎症状测量的幸福”
本报记者 庞革平